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并发症,如糖尿病性心脏病、糖尿病性肢端坏疽、糖尿病性脑血管病、糖尿病性肾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及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等。 患上糖尿病,可能与并发症结下了“不解之缘”。通过下面的一组病例,希望广大糖友能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糖尿病的危害主要来自并发症 糖尿病并发症的高发生率,导致了高致死率和高致残率。研究表明,糖尿病发病后10年内有30%~40%的患者至少会发生一种并发症。以下列举几种常见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病率,以唤醒仍未觉醒的糖友。 神经病变患病率在糖尿病病程为5年、10年、20年后分别可达到30%~40%、60%~70%和90%。其严重的后果可能是:心梗、失明、截肢等。 视网膜病变在病程为10年和15年后,有40%~50%和70%~80%的患者并发视网膜病变。约有10%的患者在起病15年后会发展成严重的视力损伤,而2%的患者将完全失明。 糖尿病肾病,微量蛋白尿的出现率在病程10年和20年后可分别达到10%~30%和40%,且20年后有5%~10%的患者恶化成终末期肾病,最终需要血液透析和肾移植。 此外,糖友患心脑血管病发生的危险性较一般人群增加2~4倍,并且发病年龄提前;由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管和神经发生病变,导致足部溃疡,进而截肢者也并不鲜见…… ●冠心病——糖尿病的“难兄难弟” 40多岁的老李是一位糖友,近段时间总感觉疲劳,可是减少活动、增加睡眠后,疲劳的症状还是没有得到缓解,而且有逐渐加重的趋势。后来早晨和晚上还感到心慌、胸闷,在家人的劝说下,老李去医院做检查。医生告诉老李,他已经合并冠心病了…… 专家点评:糖尿病是冠心病的等危症,即患者得了糖尿病就相当于得了冠心病。也就是说,糖尿病患者与冠心病患者在10年内引发心脏事件的危险性是一样的。首先,糖尿病的严重问题是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常常影响到心脏,可以造成心肌病变,使心肌细胞功能受损,或者影响心脏的传导功能,继而合并严重的心脏缺血,或造成严重的心律失常,这是心肌的病变和微血管病变的结果。其次,糖尿病还会使冠心病发生得更早、更快、更严重。 如何及早发现心脏损伤?糖友合并心脏疾病最大的特点就是隐匿性,多数患者发现合并有心脏病变时已经到了很严重的程度。那么,糖友如何早期发现合并有心脏损伤呢?应注意以下几点: 注意心率:糖友如果合并有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患者活动以后,甚至剧烈活动后心率仍然较缓,另有些患者心率加快以后即使经过休息心率也下不来。 注意细微症状:如果糖尿病患者经常有疲劳感,或者心前区闷痛,或者上腹不适,或者在凌晨(半夜发作,排除低血糖反应)心慌,即使非常细微也一定要注意心脏。糖友应适时做相关检查:对没有症状的患者每年至少要做一次心电图检查,如果出现一些疑似症状就要随时做心电图。患者心肌缺血症状发作频繁并有心电图异常,或者症状典型而心电图正常,均有必要做冠状动脉造影。 糖友应该怎样保护心脏?要注意以下几点: 调控血脂:采取低脂饮食,每日脂肪摄入量(包括动、植物油和肉,蛋,豆等)应限制在每千克体重0.6克~1.0克。 稳定血压:糖尿病伴有高血压者需长期服用降压药,使血压维持在120~130/80~85mmHg。 降低血黏稠度:坚持有氧运动,可增强心肺功能,有利于降低血脂及血黏稠度。 控制体重:肥胖的患者常合并有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可能导致血管壁增厚,造成血管的狭窄和心脏的肥大,同时肥胖的人心脏负荷大,容易出现供血不足或者心脏肥大,因此,控制体重对保护心脏很重要。 ●肾衰——无法回头的路 在郑大一附院内分泌科病房,记者见到了有近十年糖尿病史的35岁糖友张志(化名)。张志说,他刚确诊糖尿病时,总感觉自己还年轻,身体底子好,不在乎,吃喝从不忌口,也没有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其结果是,35岁的他目前已经出现了很多并发症,最严重的就是肾衰。 专家点评:糖尿病肾病最后发展到肾衰时,对糖友的伤害和对生活的影响是很大的。为了避免这种伤害,就需要了解糖尿病肾病,并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糖尿病肾病早期,有些肥胖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也许不是很高,因为蛋白质类食物摄入较多,肾脏就会呈现高滤过状态,造成肾小球病理改变。 但如果患者积极控制血糖,减轻体重,合理摄入蛋白质,高滤过状态就可能得到纠正,而且不会形成永久的损伤。 蛋白尿期尿蛋白排出更多,患者甚至会出现肾病综合征的表现。这一期进展比较快,患者肾功能、肾小球滤过率开始下降,但这一期患者不应该放弃治疗,要尽量控制血糖、血压,限盐、限蛋白,以控制病情的发展。 终末期肾病肾小球滤过率已经低于60毫克/分钟,血肌酐也已升高。尿毒症的一些表现将慢慢出现,这一期患者的死亡率会大大增加。控制血压、限盐至关重要,后期以透析和肾移植为主要治疗手段。 因此,糖友应积极控制好血糖、血压,尽量避免糖尿病肾病。 如发现肾病,糖友应密切监测病情,并到专科医院及时就诊,做到早干预、早治疗,以避免肾衰。同时,糖友平时应及时改变生活、运动和饮食方式。 ●截趾——小伤口造成的大伤害 67岁的王先生患糖尿病有十几年了,血糖控制得时好时坏。一天,孝顺的女儿想带父亲去享受一下,到足浴中心泡泡脚。泡完脚后,工作人员建议王先生修脚,在修脚时,工作人员不小心把老先生的前脚掌碰破了一个小口,王先生对伤口的疼痛感觉不很敏感,回家后,就自己买点药膏抹抹。可是几天后,伤口周围变黑,整个脚掌都烂了。到医院就诊时,第四个脚指头已经完全坏死,不得已,医生只好把坏死的脚指头截去,王先生永远失去了一个脚指头。 专家点评:由于许多患者对糖尿病足的危害认识不足,造成的恶果是脚不破就不治疗,破了、烂了才到医院。但糖尿病足的伤口和一般的伤口性质是不同的。通俗地说,正常人的脚坏了还可以长好,可以自行愈合,而糖尿病患者的伤口则相反,因为它无法自行愈合(3~5个月不一定长得好),最后还可能被截肢。 糖友应该每半年做一次下肢血管B超和神经电生理检查。3个月到半年要让专科医生检查足背动脉的搏动情况,以及皮肤的温度和颜色。如果患者发现足部有麻木、疼痛等情况,应及早治疗。 60岁以上的糖友,病史在5年以上、有吸烟史者基本上都有糖尿病足的问题。因此,这类糖尿病患者要注意日常的足部保护,每天都要洗脚,并检查自己的脚。袜子和鞋也很重要,袜子最好选浅色的以便发现病情;鞋一定要选软底的,以免磨脚造成伤害。有足部病变的患者往往岁数都比较大,其家属应帮助患者每天进行脚部的检查和保护,积极督促患者进行治疗。 糖尿病分为Ⅰ型、Ⅱ型、妊娠型和其他类型,我国目前以Ⅱ型糖尿病最为常见。 Ⅱ型糖尿病多发于以下人群:年过40岁者,有糖尿病家族史者,肥胖者,分娩过4公斤以上大胎儿者,患有高血压、冠心病或血脂、血尿酸异常者,有过胰腺疾病者,嗜烟酒者,喜食怠动者。(来源:大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