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是我们的腿脚
为什么腿脚可以称为
“行走的血糖仪”?
当血糖超标时,血管往往是最先受损的,特别是小血管。
在持续高血糖的环境中,血管内层会受到破坏,糖蛋白沉积,使得血管壁增厚,影响血液流动。
一旦身体内的血糖不断升高,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影响血液循环,而腿脚位于身体的远端,对血液循环的变化更为敏感。当血管管腔变小时,缺血症状就会更加明显,从而释放出一系列预警信号。
另外,在高血糖环境中会加速血管损伤,尤其是腿部和脚部的小血管,这些血管的损伤会导致周围神经病变和局部组织缺血,容易引起末梢神经炎症,导致脚部出现异常症状。
警惕这五个症状!
可能在向你预警血糖已经失控
高血糖会影响伤口的愈合,因为伤口得不到充足的营养,皮肤的自我修复能力会降低。如果出现皮损,可能会迁延不愈。这是因为血糖升高时体内的细菌容易过度增长,炎症不容易恢复。
而且,血糖高的人群微循环较差,尤其是皮肤微循环,毛细血管栓塞减少了局部血流量,细胞运输营养到组织的能力降低,从而使营养物质难以到达伤口,使得伤口难以愈合。
对于血糖高的患者,其皮肤上容易滋生细菌或真菌感染,皮肤感染以后也容易导致患者出现瘙痒症状。
糖尿病引起的皮肤瘙痒,通常表现为持续性的瘙痒,大多是由于皮肤干燥以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造成患者皮肤瘙痒,患者皮肤看起来比较光滑,而且没有明显的色素沉着或者斑疹、丘疹等皮肤病特有的改变。尤其是在手脚部位,有时伴有“蚁走感”,夜间症状可能更加明显。
小腿前侧出现的边界清晰的褐色斑块,这是糖尿病比较特异的皮肤病变。
糖尿病患者由于持续高血糖,造成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紊乱及毛细血管高压,加上蛋白质代谢紊乱,使皮肤血流量不足、营养不良,稍有轻微外伤刺激双下肢胫前时,就可发生糖斑。
糖斑多见于男性糖尿病患者,发生在小腿前侧,开始时可发生皮肤红斑、水疱、紫癜、糜烂或溃疡等,以后逐渐形成数目不定、形状不一的褐色斑,不痛不痒,是糖尿病比较特异的皮肤病变。
如果患者存在严重高血糖,血液中葡萄糖含量高,可能使皮肤表层组织液处于高渗状态,表皮细胞水分向组织液及血浆扩散,使表皮细胞脱水,进而造成皮肤干燥、脱皮。
另外,糖尿病患者一般末梢循环不好,神经、血管的营养比较差,皮肤会出现干燥、皲裂等症状。
长期高血糖会损害神经系统,导致腿脚麻木或刺痛感,这是血液循环受阻的表现。
如何科学控制血糖?
餐餐有蛋白,低碳很重要
将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与主食类食物搭配食用时,有助于降低整餐的餐后血糖。因此,每一餐都应该有一两种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管理血糖,尤其是降低餐后血糖,先要减少精制主食的摄入量,增加粗杂粮的比例,做到适度低碳。正常的标准是每天摄入250~300克碳水化合物,适度低碳的标准是每天摄入120~200克碳水化合物,即减少40%~50%的主食量。
膳食管理和治疗是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核心。指南建议,糖尿病患者应遵循平衡膳食的原则,做到食物多样、主食定量、蔬果奶豆丰富、少油、少盐、少糖,在控制血糖的同时,保证每日能量适宜和营养素摄入充足。
每餐5种食材,改变进食顺序
现实生活中,不少糖尿病患者这也不敢吃、那也不敢吃,以为吃得越简单、越少,血糖就越低。事实并非如此。单独吃两个包子或者吃一碗面条的餐后血糖反而较高,因为单调的食物消化速度快,不扛饿。
糖尿病患者除了要注意食物多样化,还要注意进餐顺序,先吃什么、后吃什么大有学问。中国营养学会《中国2型糖尿病膳食指南》建议,吃饭时按照蔬菜、肉类、主食的进食顺序,以减少餐后血糖波动,长期坚持,还可使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降低。
少静坐,多活动
除了吃,“动”对于糖尿病患者也很重要。糖尿病患者餐后尽量多活动身体,不要静坐。活动(运动)对糖尿病患者益处很多,包括控制血糖、维持适宜体重、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控制炎症、预防心血管并发症和维持心理健康等。
糖尿病患者应该把活动(运动)作为治疗措施的一部分,并长期坚持。餐后30分钟左右进行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比如步行、慢跑、骑车、跳舞、跳绳(慢速)、游泳、跳健身操、打太极拳等。日常体力活动包括爬楼梯、骑自行车、做家务等。要注意,糖尿病患者一次运动时间不宜太长,在活动(运动)过程中也要注意观察自己的身体状况,避免出现低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