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产品介绍
  • 专家门诊
  • 专家咨询
  • 治疗中心
  • 激光治疗
  • 顾客之家
    • 康复故事
    • 顾客评价
    • 顾客风采
    • 顾客之声
  • 心脑血管病
    • 心血管病治疗中心
    • 心血管病检查中心
    • 脑血管治疗中心
    • 脑血管检查中心
    • 三高治疗中心
    • 三高检查中心
    • 食疗集锦
  • 高脂血症
  • 高粘血症
  • 高血压病
  • 名医堂
    • 专家介绍
    • 专家讲坛
  • 视频精汇
要显示的文章标题是123
  *患者姓名:
   性   别:
  *年   龄:
  心血管疾病:
  脑血管疾病:
  三高症:
  其他疾病:
  *咨询内容:
 
  *联系人姓名及电话:
 
  *电子邮件(E-mail):
 
  *通信地址及邮编: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心脑血管三高治疗网 >> 心血管病检查中心
心血管病防为先
关键字:心血管病 高血压 冠心病 高血脂 糖尿病 脑卒中 心肌梗死
分享到微信QQ好友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
    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呈明显上升趋势。高血压患病人数十年增加了25%目前估计达1亿多。部分人群血清胆固醇大于等于240mg/DL的已超过10%超重者达
到50%以上
       
每年新发脑卒中120-150万人死于该病的达80-100万残障者更多,抽样调查显示对高血压病的知晓率只有26%治疗率12%而控制率尤其低,只有2.9%只有不到一半的医生知道高血压诊断的国际最新标准即血压大于等于140/90就可诊断为高血压。
  心脑血管病目前仍然是对我国人民健康构成最大威胁的疾病之一,这是记者在由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主办、百时美施贵宝基金资助的心血管病预防和控制高级培训班上得到的最深刻的印象。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润霖教授提供的数字证实了这一点:
  我们目前面临的形势是,心血管病患者有增无减,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仍呈上升趋势。近年来,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死亡率明显上升;高血压患病人数10年增加了25%,目前估计已达1亿多人;每年新发脑卒中120-150万人,死于该病的达80-100万,残障者更多;部分人群血清胆固醇大于等于240mg/DL的已超过10%,超重者达到50%以上。高教授预测:如果不进行有效干预的话,不远的将来心血管病将会在我国形成大流行。
  “但是,”高院长话锋一转:“近30年来国内外许多研究都已证明,心血管病是可以预防和可以控制的。换句话说,对心血管病最有效的治疗莫过于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高院长告诉大家:心血管病的发生50%都与生活行为有关,如肥胖、超重、吸烟、缺乏运动、高盐饮食等。可是大部分人对这些常识知之甚少,包括许多医务人员对心血管病的预防和控制知识也不甚了解。
  北京协和医院著名心血管病专家方圻教授也有同感。他说:广大的人民群众对心血管病的知识还相当缺乏。一项调查得出的数字令我们非常吃惊和寒心:我们对高血压病的知晓率只有26%,治疗率12%,而控制率仅有2.9%。这也就是说,有大部分的人得了高血压病自己都不知道,而知道又能得到治疗的只有一成多,治疗正确并已经控制住发展的微乎其微。看来我们的宣传教育工作相当薄弱,亟待加强。
  武阳丰,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流行病研究室主任、医学博士。看到这位年轻充满精力的研究员,我仿佛看到了心血管病预防宣传工作的希望。对于高血压病的诊断标准,武主任再次澄清说:高压120mmHg、140mmHg、160mmHg是3个判断界限。低于120mmHg是理想的血压。在1978年以前,我们曾认为160mmHg以上为高血压;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把140mmHg定为临界高血压;1999年WHO认定,高于140mmHg即为高血压。武主任指出:心血管病属于慢性病,从健康状态到出现心血管病症状进入疾病状态,中间有一个长期的演变过程,我们称为危险状态,也即第三状态。危险状态中存在有许多危险因素,目前认为这些危险因素均与生活习惯有关,如:超重、肥胖;膳食高盐、低钾;饮酒、缺乏体力活动;长期精神紧张及膳食低钙、高饱和脂肪酸和低蛋白质等。
  改善不合理的生活方式是预防高血压也是治疗高血压的重要手段。下面是专家们提出的改善生活方式的具体措施:
  1、平时我们吃饭时,钠的摄入普遍较多,为了预防高血压病必须减少食盐的摄入量。WHO建议的食盐摄入量的标准为每天少于6克。含盐较高的食物有:精盐、酱油、黄酱、郫县辣酱、甜面酱、榨菜、腌芥菜头、酱萝卜、香肠、腊肠等。
  2、控制体重:由于体重与身高有关,所以通常用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来衡量人的肥胖程度。体重指数的正常范围为20-24,体重指数大于等于25为超重,超过30则是肥胖。超重或肥胖者应减肥。在改变饮食的同时,还应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如快走、慢跑、健身操等,以促进热量的消耗。在减重过程中,不能急于求成,有人通过吃极低热量的饮食或完全饥饿来达到迅速减肥的目的,是不可取的方法。
  3、戒烟:吸烟可使血压升高,更重要的是,吸烟是脑卒中、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为了降低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吸烟的人应争取戒烟。
  4、限制饮酒:所有的人都应限制饮酒量,每日饮用的酒精量应少于20克。如果你有饮酒习惯,又发现血压升高或者是体重超重,都最好戒酒。
  5、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我们应该时时告诫自己,要心胸开阔,避免紧张、急躁和焦虑状态,同时劳逸结合,心情放松。
  6、进行有规律的体育锻炼:注意从小的运动量开始,逐渐增加;对于适合自己的运动要长期坚持下去;年龄较大者,适合低强度的运动项目,避免运动中发生意外。
  7、增加钙的摄入量:我国人群钙摄入普遍不足,多数仅达到供给量(800mg/日)的一半左右。为预防心血管病的发生,应多增加钙的摄入。
  8、改善膳食结构:1997年,中国营养学会发表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主要内容包括8条,即: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常吃奶类、豆类或其他制品;经常吃适量鱼、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适宜体重;吃清淡少盐的食物;饮酒应适量;吃清洁卫生、不变质的食物。
  记者走访了多位专家,他们一致认为:让老百姓获得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从而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率是最根本的治疗措施,也是最经济的治疗措施。有人算了一笔账,在心血管病的预防上投入1元钱,就可以减少约8元钱的治疗费用。武主任介绍说:只治不防是不行的。我们现在有一个趋势是综合医院的心内科越来越弱,而心血管病医院却越来越多。以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为例,我们住院的床位数已经从150张增加到现在的600余张了,可还是治不过来,等待住院的病人排成了队。由此可见,只治不防是一条死胡同。如果在一个家庭中有1人得了心血管方面的疾病,他到医院诊治时,能够得到医生正确、详细的心血管病防治知识的介绍,就会影响一个家庭,而且这种“亲身体验”的宣传效果很好。
  目前,老百姓得到健康教育的途径大概有:到医院看病时,直接得到医生的指导和治疗;医疗单位开展的健康教育讲座(本版经常有健康教育讲座的预告);从新闻媒介中得到,如电视、报纸、书刊等;有些医院、防疫站专门制作的宣传手册及其他宣传品等。
  由于长期以来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广大群众的健康意识、防病意识已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上海华山医院副院长洪震教授对记者说:有部分老百姓对自身的健康关注已经超过了大夫。他们在大夫面前会提出许多疑问,有些问题甚至提得很“刁钻”。洪教授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机会。但是有相当数量的医生却答不上病人提出的问题,只能应付病人。看来,不是老百姓不需要健康知识,而是我们还不能向老百姓提供高质量的健康教育服务。
  就全国范围来说,心血管病的发病情况有明显的地区差异。这一方面与地域环境、饮食习惯等有关,也与全民的健康教育水平有关。总的来说,我国心血管的发病情况呈现北高南低之势。但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方式的改变,全国范围的心血管病的发病率普遍升高已成为事实。来自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何秉贤教授对此不无担忧,他说:西部发展是我们梦寐以求的愿望,但是我真担心西部人民还没有富起来,却先胖了起来。西部大多以肉食为主,吃牛羊肉尤其多,这种长期的高脂饮食是心血管病的高危因素。另外,西部饮食还喜咸,许多食物是高盐的,而海产品却很少。另外,西北部地区的全民防病意识、医务人员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病的水平又相对较低,这些都是构成西北部地区心血管病高发的主要原因。我们的预防工作任重而道远啊。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这是我们控制心血管病的根本方针和策略。健康教育作为防治疾病的一项投资少、收效高的重要措施,已被世界上许多国家政府所认可。在我国心血管病健康教育尚属起步阶段,不仅需要广大医生不厌其烦地宣传、灌输,更需要广大老百姓自觉自愿、主动积极地接受吸收。只有这样,预防心血管病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套话、虚话。想想看,只需要花很少的时间和金钱,只要用点心掌握一些心血管病的防治常识,并坚持照办,就可以不得、晚得像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脑卒中、心肌梗死那样可怕的疾病,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改善生活方式的具体措施:减少食盐摄入;限制烹调用油;减少酱油的用量;增加副食品种;使用代用盐;控制体重;戒烟;限制饮酒;每日饮用的酒精量应少于20克;进行有规律的体育锻炼;持之以恒;量力而行;增加钙的摄入量;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常吃奶类、豆类及其制品;经常吃适量鱼、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吃清洁卫生、不变质的食物。

源自:中国心脑血管三高治疗网
若转载本文,请注明出处
[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文章:三分之一心血管病患者伴随心理异常

  • 下一篇文章:冠心病者舌下含药方法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热点关键词查询
    ■冠心病 ■冠心病症状 ■冠心病的治疗 ■冠心病食疗 ■脑梗塞 ■脑梗塞症状 ■脑梗塞的治疗 ■三高
    ■脑梗塞饮食 ■高血脂症 ■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的症状 ■高脂血症的治疗 ■高血脂饮食 ■高粘血症
    ■高血粘症 ■心肌梗塞 ■心肌梗塞饮食 ■心肌梗塞的治疗 ■心肌缺血 ■心肌缺血的治疗 ■心律失常
    ■脑血栓 ■脑出血 ■脑血栓的治疗 ■脑血栓症状 ■脑血栓后遗症 ■脑栓塞 ■脑栓塞的治疗 ■心率失常 ■高脂血症 ■心脑血管病 ■高血压 ■高血糖 ■一刻通 ■激光治疗 ■心绞痛 ■脑梗塞饮食 ■糖尿病
    ■脂肪肝 ■动脉硬化 ■脑梗塞后遗症 ■心率失常
    热点关键词点击
    ■心脑血管病 ■心脑血管治疗仪 ■心脑血管病的治疗 ■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 ■心绞痛 ■心绞痛症状
    ■心绞痛的治疗 ■高血压 ■高血压的治疗 ■高血压症状> ■高血压饮食 ■脑动脉硬化 ■动脉硬化
    ■激光 ■脑动脉硬化治疗 ■糖尿病 ■高血糖 ■糖尿病治疗 ■糖尿病饮食 ■高血糖食谱 ■脂肪肝
    ■脂肪肝的治疗 ■脂肪肝的症状 ■代谢综合症 ■代谢综合症的治疗 ■脑供血不足 ■心脑供血不足
    ■高粘血症与血栓 ■冠心病与高血脂 ■脑梗塞与高血粘 ■脂肪肝与高血脂 ■三高 ■一刻通激光治疗仪
    ■心律失常 ■心率失常 ■心律失常的治疗 ■冠心病 ■高脂血症 ■高粘血症 ■高血脂症 ■激光治疗仪
    郑州邦泰公司 鼻炎激光治疗仪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 中国骨病治疗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三高治疗 发改委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华医学会 世界卫生组织 卫生部 谷歌搜索 一刻通激光治疗仪 39健康疾病频道 健康报 CCTV-健康频道 中国医疗器械 国家知识产权专利 中国商标 中国远程治疗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专家咨询 | 专家信箱 | 网上回复 | 联系我们 | 企业邮局
    Copyright 中国心脑血管三高治疗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郑州邦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E-mail:bangtai@bandtai.com
    全国免长途服务热线:400-694-8998  联系电话:0371-65528231  传真:0371-65528232
      豫ICP备100043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