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多研究证明,多种代谢紊乱和心血管危险因素呈聚集现象,并提示胰岛素水平与诸多致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有剂量相关。1988年,Reaven将各危险因素归纳概括后,首先提出了“X综合征”这一概念,此外还有胰岛素抵抗综合征(insulin resist-ance)、死亡四重奏、代谢障碍综合征(dysmetabolicsyndrome)和多代谢综合征(multiple metabolicsyndrome)等,虽有诸多命名,但此综合征共同的病理基础是胰岛素抵抗 (IR)引发的多代谢症候群。1999年,WHO 正式将其命名为“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并对其进行了定义。目前MS标准并不统一,普遍使用的还有美国NCEP标准和欧洲的EGIR标准。现将代谢综合征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1 代谢综合征的定义
1.1 WHO(1999)关于代谢综合征的定义和基本要求,糖调节受损或糖尿病及(或)胰岛素抵抗,尚有下列2个或更多成分。
1.1.1 血压≥140/90 mmHg
1.1.2 血浆TG≥1.7 mmol/L及(或)低 HDL—C[男性<0.9 mmol/L(35 mg/d1),女性<1.0 mmolL(39 mg/d1)]
1.1.3 中心性肥胖、腰臀比(WHR)男 性> 0.9,女性>0.85及(或)BMI>30 kg/m2。
1.1.4 微量白蛋白尿≥20μg/min或白蛋白/肌酐≥30 mg/g
1.2 2001年,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NCEP)专家组提出了新的MS定义,即 NCEP标准,应具备下列3个或更多。
1.2.1 空腹血糖≥110 mg/dl
1.2.2 血压≥ 130/85 mmHg
1.2.3 血浆 TG≥150 mg/dl,血浆HDL—C男性<40 mg/dl,女性<45 mg/dl
1.3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CDS)标准 2004年4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建议 MS诊断标准为符合以下4项中的3项或全部。
1.3.1 超重和(或)肥胖BMI≥25.0 kg/m2
1.3.2 高血糖 空腹血糖≥6.1 mmol/L(110 mg/d1)和(或)餐后 2h血糖≥7.8 mmol/L(140 rag/d1)和(或)确诊为糖尿病治疗者
1.3.3 高血压 血压≥140/90 mmHg和(或)确诊为高血压治疗者
1.3.4 血脂紊乱 血浆TG≥1.7mmol/L(150mg/d1)和(或)HDL—C<0.9 mmol/L(35 mg/dl,男),或<1.0 mmol/L(39 mg/dl,女)
此外,常用的还有1999年欧洲胰岛素抵抗研究组(EGIR)的标准。后二者除了没有微量白蛋白尿外,其他指标与WHO的定义类似。此外,有专家建议MS还应包括高尿酸血症、痛风、C反应蛋白(CRP)和多囊卵巢综合征等 。
2 代谢综合征的核心是胰岛素抵抗与肥胖
2.1 胰岛素抵抗与Ms
2.1.1 瘦素与MS 瘦素(Leptin)是瘦素基因的产物,是白色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由167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瘦素主要通过与下丘脑或外周的瘦素受体结合而发挥生理调节作用。众多研究证实,瘦素与胰岛素抵抗关系密切。大多数肥胖和患糖尿病的动物或病人血浆瘦素水平显著升高,且与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相关,与 2型糖尿病的空腹胰岛素、C肽水平显著相关。PPARγ激动剂可抑制瘦素基因的表达。
2.1.2 脂联素与MS 脂联素(adiponectin)是脂肪细胞特异性的一种血浆激素蛋白,其基因定位于3q27。有研究发现,在肥胖、2型糖尿病以及有关心血管疾病的日本人群中,通常伴有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其血浆脂联素浓度下降,并且低脂联素血症的浓度与胰岛素抵抗及高胰岛素血症显著相关。在2型糖尿病的发病过程中,血浆脂联素浓度的降低与胰岛素敏感性下降相平行。BMI、甘油三脂、糖尿病及冠状动脉性病变与血浆脂联素浓度明显相关,表明糖尿病患者脂联素水平降低可能是大血管病变的信号,测定血浆脂联素水平可以评定冠状动脉疾病的危险。
2.1.3 内皮细胞功能障碍与MS 血管内皮细胞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在保持血管张力、抑制血小板聚集、保持机体凝血、纤溶系统平衡、减少粘附分子的表达以及抑制血管平滑肌增殖等方面起着主要作用。血管内皮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旁分泌、自分泌器官。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的活性物质有一氧化氮(NO)、前列腺素、内皮素、血管 紧张素Ⅱ、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因子、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因子、粘附分子和细胞因子等。当机体内环境发生改变时,经血管内皮主动或被动转运到组织和细胞间质的胰岛素水平变化,影响胰岛素与受体结合,是胰岛素受体结合前决定其活性的主要因素。内皮功能障碍可能是胰岛素抵抗的前兆,是众多MS特征中共有的因素。
2.2 肥胖与MS脂肪组织是内分泌器官,脂肪组织可分为白色脂肪组织和棕色脂肪组织两类,后者分布于内脏和网膜,代谢较快,前者分布于躯体,代谢较慢,它们均可分泌许多激素和细胞因子,通过体液分泌、旁分泌、自分泌等作用,参与机体内环境的调节。现今研究报道较多的有瘦素、脂联素、抵抗素、肿瘤坏死因子—α、过氧化物酶受体激动抑制因子(PPARs)等。目前已证实肥胖引起这些因素紊乱,并参与了糖耐量异常或糖尿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 。
影响肥胖的因素很多,包括种族、遗传、年龄、性别、运动、营养、吸烟等,并与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代谢因素有关。肥胖和代谢综合征是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遗传使个体存在肥胖易感性,在高脂饮食和运动不足等致肥胖环境中,体内脂肪积聚过多和/或分布异常而形成肥胖。肥胖在代谢综合征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尤其是中心性肥胖时,脂肪细胞分泌的瘦素增加,脂联素减少,导致胰岛素抵抗,而胰岛素抵抗又会引起胰岛素代偿性分泌增加,从而使机体产生一系列代谢异常:脂肪动员增加,血游离脂肪酸升高,甘油三酯合成增加,继而高密度脂蛋白降低;血管紧张素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血管紧张素受体和肾素结合蛋白的基因均可升高,参与调节血压、糖代谢及脂代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