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心内科疾病中,高血压可以说是最容易诊断的疾病了,您只需要一台血压计,甚至不需要医生的帮助就能轻松测出自己的血压,是高是低就可以自己判断了。
不过也正因为此,不少高血压患者往往把对高血压的全部关注都放在那两组数字,即高压(收缩压)和低压(舒张压)上,对其他一些危险因素不加以重视,这样做是十分危险的。因为有的时候,血压145毫米汞柱可能比185毫米汞柱更加危险!
这是因为高血压并不是单独的疾病,而是一种“心血管综合征”,与很多心血管病具有密切联系,同时也是“生活方式病”。高血压及血压水平是影响心血管事件发生和远期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但是并非唯一决定因素!因为大多数高血压患者还有血压升高以外的心血管危险因素。这些危险因素也是决定高血压患者是否发生心血管病和评估远期疗效的重要指标。
例如2例高血压患者,其血压水平相似,1例仅表现为单纯的血压升高,没有附带危险因素,另1例同时合并有糖尿病和血脂异常,两者对比的话,后者今后发生冠心病和脑中风的风险是前者4~8倍,死亡率也增加2~4倍!
据最近一项22个国家3000例急性中风归因危险度分析,高血压占43.6%,而吸烟、腹型肥胖、饮食和缺乏体力活动占全球中风风险的80%。由此可见,高血压患者除重视血压数值外,必须关注和积极防治伴随的危险因素,唯此才能最大限度降低高血压的心脑血管并发症与死亡率的总体危险,提高远期疗效。
因此,高血压患者不仅要关注血压高低,也要对其合并的危险因素进行危险分层。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版)将高血压患者按心血管风险分为:低危(10年随访中患者发生主要心血管事件,如中风、心肌梗死等的危险<15%)、中危(10年随访中发生主要心血管事件危险约15%)、高危(20%~30%)和很高危(≥30%)。
有时血压升高即使仅达到1级(轻度),若与此同时合并其他危险因素和病史,存在临床并发症(如脑血管病、心脏病、肾脏病、外周血管病、视网膜病变)或合并糖尿病,则属于心血管风险很高危水平层次,比不伴有危险因素的3级高血压更危险;相反,虽然血压已达到2级(中度)或3级(重度),若无其他危险因素和病史存在,其心血管风险也不在最高等级(很高危)。
那么,除高血压水平外,心血管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哪些呢?目前认为主要是以下几点:
①年龄:男性超过55岁,女性超过65岁。
②吸烟。
③糖耐量受损:餐后2小时血糖7.8~11.0毫摩尔/升或空腹血糖6.1~6.9毫摩尔/升。
④血脂异常:总胆固醇不低于5.7毫摩尔/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超过3.3毫摩尔/升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1.0毫摩尔/升。
⑤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一级亲属发病年龄小于50岁)。
编者注:一级亲属指父母、子女、亲兄弟姐妹。
⑥腹型肥胖(男性腰围不低于90厘米、女性腰围不低于85厘米或体重指数不低于28)。
⑦高同型半胱氨酸不低于10微摩尔/升。
高血压患者不仅要关注血压是否达标,还要注意合并的危险因素,而其中有些危险因素是完全可以控制或可逆的,仔细观察我们可以发现,这7条里除了第1、第5条无法选择外,其余5条都是可以改变、可以避免的,如戒烟限酒、低盐饮食、少吃肥腻高胆固醇食品、改正不良生活方式,减肥、适当运动和控制糖尿病等。在血压达标的同时,消除上述危险因素就可显著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