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岁的李先生身高162厘米,平时不吸烟,但喜欢饮酒,每天100克~250克。5年前,李先生患上糖尿病,但血压正常,在125~135/80~190毫米汞柱。最近,李先生单位体检,发现他的体重为80千克,体重指数(BMI)30.7千克/米2,腰围103厘米。医生遂建议他做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大吃一惊:李先生的夜间血压明显升高,高达189~190/90~95毫米汞柱,医生诊断为“孤立性夜间高血压”,要求他睡前服降压药。李先生不理解,因为他听别人说,睡前不能服降压药。
隐蔽的夜间高血压
人睡着时,血压会下降,血流速度会减慢,若此时服用降压药,夜间血压降得过低,可能有风险,严重时甚至可能引起血管堵塞,诱发中风(脑梗死)发生。于是,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像例子中的李先生一样,认为睡前不能服降压药。可问题是,李先生并不是普通的高血压,而是一种“孤立性夜间高血压”。通常,这种高血压需要在睡前服用降压药。
1/10:少见的孤立性夜间高血压
一般地说,大多数人的血压有昼高夜低的“昼夜节律”,即白天平均血压比入睡后平均血压高10%,这样可使心、脑、肾和全身血管在夜间得到充分地休息。但是,一项复旦大学附属瑞金医院高血压研究所,对农村地区人群(677例)做的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研究发现:有1/3的患者是白天高血压,夜间血压不高,还有1/10的患者则是白天血压正常、单纯夜间高血压,又称“孤立性夜间高血压”。
“孤立性夜间高血压”多见于年龄较大、晚间心跳较快,血糖、血脂较高、饮酒量较多的患者。仔细分析发现,其中,年龄较大和饮酒量大与夜间高血压更相关。研究证实,大量饮酒,每周超过600克者比每周50~200克少量饮酒者,中风危险性升高1倍多。与肥胖者易有“夜间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有关,尤其在饮酒后入时,更会加重呼吸道堵塞症状,造成夜间缺氧后交感神经兴奋性更高,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血管易破裂。另外,国外一项研究证实,对年龄大、心肾功能不良和患糖尿病者,更易夜间血压升高,死亡风险很大。
24小时:动态监测“显形”
由于有明显夜间高血压的患者是一种“隐蔽性高血压”,常不被人早期发现,因此,大家必须提高警惕,对老年糖尿病、心肾功能损伤、嗜酒、肥胖者,建议最好能够去医院做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防止夜间高血压“暗中伤人”。
有人说,我不需要做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自己夜间多测几次血压就行了。其实,夜间醒来时多次自测血压是不能代表入睡时的真正血压的,只反映清醒初期的血压变化。一旦24小时动态血压测定发现该患者的夜间血压过高,患者就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减肥、戒酒,同时睡前服用降压药。
晨峰:不属于夜间高血压
需要强调的是,有的人在入睡后血压明显下降而清晨又出现觉醒后的高血压(“晨峰”现象),不属于夜间高血压,不能在睡前服用降压药,而只能在清晨及早服用降压药,甚至可在每天清晨服用长效降压药的基础上加服短效降压药,使“晨峰”迅速得到控制,防止心脑血管事件发生。
总之,夜间高血压虽然少见,但隐蔽危害大,而夜间自测血压升高也不一定是夜间高血压。因此,睡前服不服降压药因人而异,可依靠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来客观了解自己夜间入睡后血压的水平,以达到合理降血压的目的。对已经发生中风如脑梗死的病人,更应做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了解夜间血压变化。若夜间血压过高会加重血管硬化,心、脑、肾并发症易发;若夜间血压过低,则应当及时发现并调整降压药的剂量及服用时间,以免因夜间血压过低引起脑梗死的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