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之一:放上支架就万事大吉。
很多心绞痛频繁发作的患者做完支架手术后症状迅速消失,甚至恢复了体力活动,他们以为万事大吉了。其实,支架治疗只是一种物理治疗。它通过改善血管局部狭窄,从而减轻心肌缺血而使心绞痛得到缓解。由于患者本身仍存在着冠状动脉硬化,其他部位的血管同样也会发生狭窄,故危险性尚存。况且,有些患者血管病变较多,支架只放在了重要的部位,还有些狭窄血管并没有放支架,即使放上了支架,也要根据病情,按医生要求继续服药治疗,不可掉以轻心。
误区之二:急性心肌梗死保守治疗好。
有些冠心病患者对新技术、新疗法了解甚少,觉得手术有风险,在紧急时刻不愿选择急诊介入手术。有资料表明,我国仅有30%的急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后6小时之内接受了紧急介入手术;高达70%的急性冠心病患者由于种种原因选择了药物保守治疗,其效果很不理想。因此,要改变这种认识上的误区,如果经济条件许可,介入治疗无疑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误区之三:化验结果正常就无需服用降脂药。
有些患者血脂在正常范围,可是医生照旧给他开了降脂药,他们不解。近年来国内外临床试验证明,血脂化验检查结果在正常范围内,并不意味着就不需要治疗了,关键要看个体综合情况而定。
误区之四:青少年无需预防。
研究发现,两三岁幼儿的主动脉可以形成很高比例的“脂肪条层”,这是最终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的先兆和根源。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改变就会逐渐加重,从而导致冠状动脉硬化变窄而致病。因此,儿童从两岁后,就应合理膳食,均衡营养,积极参加适宜的体育锻炼,降低成年以后引发冠心病的危险。
误区之五:男性比女性更有可能患冠心病。
男人可能由于精神上的压力和不良的生活嗜好,在年龄较轻的时候出现冠心病症状,其发病人数明显地多于女性。但女性停经后,由于内分泌系统的重新整合以及保持女性心脏功能的激素水平下降,因而女性患冠心病的可能性会同男子一样高。
误区之六:患上冠心病,病情只会越来越重。
一项十余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如果能遵循均衡的低脂饮食,并在医生的指导下长期用药,冠心病会在某种程度上有所好转,并非越来越重。
误区之七:冠心病用药没有时间关系。
一项研究揭示,心肌梗死等心脏病的突发,在一天中呈现双高峰,即起床后的1~2小时和此后的10~12小时之间。要是能在突发高峰到来之前用药,无疑能减少猝发心脑血管病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