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研究证实,近50%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出现大血管并发症,其病变可波及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肾动脉等,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如冠心病、脑中风及下肢动脉狭窄、闭塞、坏疽等。
糖尿病患者发生下肢大血管病变,可能与下肢动脉粗长、承受血液压力过大、内膜损伤机会较多有关。
一般情况下,下肢大动脉病变有3个易发部位,即髂动脉、股动脉和胫动脉,其中以股动脉的发生率最高。临床主要表现为下肢疼痛和间歇性跛行,尤以足趾或跖骨的静息时疼痛为特征性表现,同时患者踝部动脉收缩压降低,一般不足50毫米汞柱,触摸足背动脉时其搏动明显减弱。另外,部分患者还可伴有足趾溃疡及坏疽现象,即糖尿病足。
由于血管狭窄从轻到重往往需要8~10年或更长时间,所以对于血糖控制不良或病史较长的糖尿病患者来说,其下肢大血管病变的发生率高且症状明显。因此,医学专家建议,糖尿病患者每隔一段时间,在洗脚时或睡前,可用手摸摸两侧足背动脉,感觉其搏动是否有力、是否一致,如果出现一侧搏动有力而另一侧无力,或者其搏动明显减弱,应考虑大动脉病变及病变狭窄程度加重的可能,需采取积极干预措施,主要有以下五点。
第一,严格控制糖尿病,使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达标,以改善胰岛素抵抗,防止其在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形成中产生不利影响。
第二,因为动脉粥样硬化和血管内皮功能紊乱是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发生与发展的危险因素,所以糖尿病患者应重视调脂治疗,并在日常饮食中增加具有抗氧化作用的食物,如富含维生素C、胡萝卜素、维生素E的各种新鲜蔬菜和水果。
第三,吸烟可大大增加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发病率,因此糖尿病患者必须彻底戒烟。
第四,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是减少与减轻大血管病变的有效方法,可以防止血管内血栓形成,避免血栓栓塞,同时对心脑血管具有保护作用,所以患者应在每日早饭后服用阿司匹林1次,剂量为75~100毫克。
第五,高血压是大血管病变发生与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所以当患者合并高血压时,必须实施有效的降压治疗措施,越早、越及时越好。
综上所述,糖尿病患者预防下肢大血管病变,仅靠强化降糖治疗难以取得显著效果,必须采取降糖、调脂、降压、戒烟、饮食调理和运动锻炼等综合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