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产品介绍
  • 专家门诊
  • 专家咨询
  • 治疗中心
  • 激光治疗
  • 顾客之家
    • 康复故事
    • 顾客评价
    • 顾客风采
    • 顾客之声
  • 心脑血管病
    • 心血管病治疗中心
    • 心血管病检查中心
    • 脑血管治疗中心
    • 脑血管检查中心
    • 三高治疗中心
    • 三高检查中心
    • 食疗集锦
  • 高脂血症
  • 高粘血症
  • 高血压病
  • 名医堂
    • 专家介绍
    • 专家讲坛
  • 视频精汇
要显示的文章标题是123
  *患者姓名:
   性   别:
  *年   龄:
  心血管疾病:
  脑血管疾病:
  三高症:
  其他疾病:
  *咨询内容:
 
  *联系人姓名及电话:
 
  *电子邮件(E-mail):
 
  *通信地址及邮编: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心脑血管三高治疗网 >> 代谢新陈专栏
代谢综合征的“五种最”
关键字:代谢综合征 肥胖 高血糖 高血压 高血脂
分享到微信QQ好友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

据统计,我国20岁以上成人中,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为14%~16%,50岁以上人群中,70%以上至少有一种代谢综合征的主要组成成分。代谢综合征的直接后果是导致严重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据统计,代谢综合征患者心血管事件的患病率及死亡率均明显高于非代谢综合征者。有学者甚至将“肥胖、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并存的现象称为“死亡四重奏”。面对如此高的发病率、如此庞大的患者队伍,如何避免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如何早期识别代谢综合征的“苗子”并积极干预,成了广大医学专家共同研究的目标。归纳起来,专家将代谢综合征的防治重点概括成了五个“最”。    

一“最”:最简单的预测法——“腹大腿细”    

一直以来,“大块头”被公认为是糖尿病或代谢综合征的一个显著标识。然而让人疑惑的是,中国人的“块头”远没有欧美人大,为什么我国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一点都不比欧美国家低?难道中国人的肥胖和外国人不一样吗?为了解答这些疑问,项坤三院士、贾伟平教授着手进行了一项6000人的大型调查,终于发现了中国人肥胖的特点:虽然“块头”不大,但肚子上特别容易长肉,2型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患者具有腹腔内脂肪增加、大腿部皮下脂肪减少(即“腹大腿细”)的特征性体脂分布,明确了“腹大腿细”的腹内型肥胖者更容易患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    

“看到周围有大腹便便、但臀部和大腿不太胖的人,你可以大胆地告诉他——别看你现在血脂、血糖还可以,千万当心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啊!”    

二“最”:最根本的原因——肥胖    

肥胖病是代谢综合征发病的源头。研究显示:体重指数(BMI)>24千克/平方米的人,患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的风险显著增加。如能将BMI控制在24千克/平方米以下,可使危险性减少45%~50%。    

肥胖共有两种类型,一类以脂肪积聚于腹腔内为特征,又称为苹果型/中心型/内脏型/腹内型肥胖;另一类以脂肪积聚于股部、臀部为特征,又称为梨型/皮下脂肪型肥胖。与代谢综合征关系密切的是内脏型肥胖。估测内脏脂肪含量较直接的方法是用腹部核磁共振或CT检查计算脂肪面积,若内脏脂肪面积≥100平方厘米,可诊断为内脏型肥胖。大家也可以采用较简单的诊断内脏型肥胖的方法:①BMI≥25千克/平方米;②腰围:男性>90厘米,女性>80厘米。    

“如果你的体重正常,但腹部很胖,也要当心是否有内脏型肥胖,内脏脂肪含量测定可以帮助确诊。”    

三“最”:最有效的防治方法——少吃多动    

在代谢综合征的防治中,减肥是第一目标。要达到减脂的目的,“少吃多动”是最安全、最经济也是最有效的方法。饮食调整中除限制热量摄入外,还要多吃全谷类及纤维素食品,不吃高糖、高脂食物。运动不仅能减少体脂,还能增加肌肉含量,每周至少要进行5次30分钟以上的轻或中强度运动。    

上海市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曾对一些代谢综合征患者进行减肥治疗,治疗期间不服用任何药物(包括降糖药、降压药等),仅控制饮食和增加运动。两个月后,患者体重下降了8~10千克,代谢综合征情况,如血糖、血压、血脂、胰岛素抵抗等均得到显著改善。    

特别需要提醒的是,虽然“少吃多动”的好处显而易见,但真正能做到并坚持“少吃多动”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不少患者向医生抱怨:“我明明已经少吃了,多动了,为什么体重就减不下来呢?”但若再细问下去,医生便会发现,这些减重效果不好的人不是没有严格遵循低热量饮食的原则,就是没有达到规定的运动量。    

“减重应该在医生和营养师的指导下,根据各人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治疗,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四“最”:最需要减肥的人    

在和贾教授的交谈中,她谈到了一个目前较为普遍的现象——需要减肥的人不想减,不需要减肥的人拼命减。在医院的肥胖门诊中,来就诊的大都是一些自认为胖其实一点都不肥的少女;在药店买减肥药吃的,也是那些一心想要更苗条、更骨感的年轻女性。而那些大腹便便、腰粗膀圆的真正胖人却一副“我胖,但我很健康”的架势,肥肉照吃,啤酒照喝,懒觉照睡,殊不知,糖尿病、高血压正在慢慢靠近。   

 “奉劝广大肥胖患者,与其等到发生了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再来‘亡羊补牢’,不如趁早减肥,防患于未然。”    

五“最”:最需要引起重视的5类人    

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在成人中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目前中国城市社区20岁以上成人中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为14%~16%。但还有一大批代谢综合征的高危人群,如能及时发现并进行有效干预,对预防临床心血管病和2型糖尿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代谢综合征发病高危人群共有以下5类:①≥50岁者;②有1项或2项代谢综合征组成成分但尚不符合诊断标准者;③有心血管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痛风、多囊卵巢综合征及各种脂肪类型萎缩症者;④有肥胖、2型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尤其是多项组合或代谢综合征家族史者;⑤有心血管病家族史者。    

“如果你属于代谢综合征的高危人群,那么从现在起,你就应该保持警惕,改掉一切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饮食,加强运动,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异常,及时治疗。”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关于代谢综合征的定义    

代谢综合征是心血管病的多种代谢危险因素在个体内集结的状态。代谢综合征的主要组成成分是肥胖病尤其是内脏型肥胖、糖尿病或糖调节受损,以高甘油三酯血症(TG)及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HDL-C)为特点的血脂紊乱及高血压。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建议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具备以下4项中的3项或全部者    

一、超重和(或)肥胖    

BMI≥25千克/平方米    

二、高血糖    

空腹血糖≥6.1毫摩/升及(或)餐后2小时血糖≥7.8毫摩/升,及(或)已确认为糖尿病并治疗者    

三、高血压    

血压≥140/90毫米汞柱,及(或)已确认为高血压并治疗者    

四、血脂紊乱    

空腹血甘油三酯(TG)≥1.7毫摩/升,及(或)空腹血高密度脂蛋白(HDL-C)

 

 


源自:中国心脑血管三高治疗网
若转载本文,请注明出处
[ 责任编辑:bangtai ]
  • 上一篇文章:每日步行半小时可缓解代谢综合征症状

  • 下一篇文章:过年要防“代谢综合症”
  •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热点关键词查询
    ■冠心病 ■冠心病症状 ■冠心病的治疗 ■冠心病食疗 ■脑梗塞 ■脑梗塞症状 ■脑梗塞的治疗 ■三高
    ■脑梗塞饮食 ■高血脂症 ■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的症状 ■高脂血症的治疗 ■高血脂饮食 ■高粘血症
    ■高血粘症 ■心肌梗塞 ■心肌梗塞饮食 ■心肌梗塞的治疗 ■心肌缺血 ■心肌缺血的治疗 ■心律失常
    ■脑血栓 ■脑出血 ■脑血栓的治疗 ■脑血栓症状 ■脑血栓后遗症 ■脑栓塞 ■脑栓塞的治疗 ■心率失常 ■高脂血症 ■心脑血管病 ■高血压 ■高血糖 ■一刻通 ■激光治疗 ■心绞痛 ■脑梗塞饮食 ■糖尿病
    ■脂肪肝 ■动脉硬化 ■脑梗塞后遗症 ■心率失常
    热点关键词点击
    ■心脑血管病 ■心脑血管治疗仪 ■心脑血管病的治疗 ■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 ■心绞痛 ■心绞痛症状
    ■心绞痛的治疗 ■高血压 ■高血压的治疗 ■高血压症状> ■高血压饮食 ■脑动脉硬化 ■动脉硬化
    ■激光 ■脑动脉硬化治疗 ■糖尿病 ■高血糖 ■糖尿病治疗 ■糖尿病饮食 ■高血糖食谱 ■脂肪肝
    ■脂肪肝的治疗 ■脂肪肝的症状 ■代谢综合症 ■代谢综合症的治疗 ■脑供血不足 ■心脑供血不足
    ■高粘血症与血栓 ■冠心病与高血脂 ■脑梗塞与高血粘 ■脂肪肝与高血脂 ■三高 ■一刻通激光治疗仪
    ■心律失常 ■心率失常 ■心律失常的治疗 ■冠心病 ■高脂血症 ■高粘血症 ■高血脂症 ■激光治疗仪
    郑州邦泰公司 鼻炎激光治疗仪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 中国骨病治疗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三高治疗 发改委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华医学会 世界卫生组织 卫生部 谷歌搜索 一刻通激光治疗仪 39健康疾病频道 健康报 CCTV-健康频道 中国医疗器械 国家知识产权专利 中国商标 中国远程治疗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专家咨询 | 专家信箱 | 网上回复 | 联系我们 | 企业邮局
    Copyright 中国心脑血管三高治疗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郑州邦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E-mail:bangtai@bandtai.com
    全国免长途服务热线:400-694-8998  联系电话:0371-65528231  传真:0371-65528232
      豫ICP备100043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