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隙性脑梗塞在中老年人群的罹患率节节上升,在缺血性中风中所占比例愈来愈高。腔隙性脑梗塞是脑深部微小动脉闭塞引起脑神经组织缺血坏死,液化造成小腔隙改变。梗塞面积多数很小,直径一般在2mm~2cm,梗塞部位多数发生在脑的深部,尤其是脑基底节部,丘脑、内囊区。
脑深部的微小动脉,医学解剖称为深穿支细小动脉,实际它是脑动脉的终未支。由于血管细小,发生阻塞后引发的脑组织缺血坏死的面积也就很小,就好像是一片树叶上的几点枯斑。
与多种病因有关
引起腔隙性脑梗塞的原因与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症、糖尿病、冠心病得寸进尺有关。持续高血压可使深穿支细小动脉阻塞,形成微栓塞。高血脂和动脉硬化同样也累及深穿支细小动脉,高血糖对微血管的侵蚀和损伤、糖尿病时血液凝固性和粘稠度的增高,血小板粘附力的增强,也都容易形式微血栓。冠心病时血液流动缓慢和脑组织供血不足,均可致使腔隙性脑梗塞形成。
据统计,约有30%腔隙性脑梗塞患者没有任何临床症状或者很轻症状,然而头颅CT扫描却发现小栓塞病灶,这是因为栓塞病变发生在脑部的不重要功能区域,范围又小的缘故。
有症状的腔隙性脑梗塞常表现为头晕、头痛、肢体麻木、轻度偏瘫、舌瘫、构音不清、吞咽呛咳、共济失调等。神经病学专家根据病理、临床表现CT检查把腔梗分为20余种类型,可见病情之复杂。
重视防治力度
防治腔隙性脑梗塞主要是控制高血压、降低血糖、血脂,对高血压患者一定要有效降低血压,选择长效,能平稳降低高血压的药物服用,使血压不能有较大的波动。糖尿病患者要严格饮食要清淡、食勿过量,以低脂、低钠、高蛋白、高维生素、高钾饮食、禁烟酒、限茶、还必需注意日常生活科学规律化和精神情绪的调节。
对于无症状或症状很轻的腔梗患者不需用特殊的溶栓抗凝治疗,例如低分子肝素,龙津降纤酶等。否则有引发腔隙梗塞内出血的危险。治疗上可选择服用肠溶阿司匹林、潘生丁、抵克力得等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酌情选用脑血管扩张剂,例如脑益嗪、喜得镇、氯酯醒等,改善脑细胞代谢药物,如脑复新、脑复康等。
中医中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疾病源远流长,古典名方名药如安宫牛黄丸,补阳还五汤等有显著效果。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草药例如丹参、三七、银杏叶、红花制剂可以分别选用。列入全国医保甲内用药的中成药通心络胶囊具有益气活血,通络止痛的作用,具有降低血粘度,降低血脂,抑制血酯,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抗凝等作用,是治疗脑梗塞的良药。
腔隙性脑梗病灶虽小,但有时造成的神经功能缺损却很严重。如果不重视腔隙性脑梗塞的防治,反复继续出现新的栓塞病灶,可造成多发性腔隙。脑组织犹如被虫蛀成斑斑点点的腔隙,势必造成脑功能障碍,最后会导致脑血管性疾呆不再是危言耸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