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很多人都非常熟悉听诊器,它是法国巴黎医学院雷内克教授在1818年发明的。到目前为止,听诊器仍是医生诊断疾病的主要工具之一,医生们利用听诊器可以对下列心律失常做出诊断:(1)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2)过早搏动。有经验的医生,根据病人早搏的心音强弱及其后的间歇时间的长短,来判定早搏是房性早搏或是室性早搏。(3)心房颤动和心房扑动。根据心音强弱不一,节律不齐可以诊断房颤,即使心率较快,医生也会听出是心房颤动而不是心动过速。另外,医生还可以利用听诊器听出心脏的杂音,并且可以判断杂音产生的部位、性质以及杂音的级别,还可以判断杂音是收缩期的,还是舒张期的,结合超声心动图及其他检查来判断是风湿性心脏病还是先天性心脏病等等。但是,利用听诊器判断心律失常仍有它的局限性,在临床上有些心律失常是无法用听诊器发现的,如预激综合征、Ⅰ度房室传导阻滞、室内传导阻滞等。对于早搏,用听诊器也很难诊断早搏起源何处,是房性早搏、室性早搏,还是房室交界性早搏。尽管如此,听诊器仍是医生诊断心律失常较常用的手段之一。(来源:39健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