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爷今年67岁,5年前被确诊患上糖尿病。在此期间,刘大爷一直坚持测量血糖、按时服药,病情十分稳定。可在不久前的一次体检中,刘大爷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时出现了糖化血红蛋白偏高的情况。几天后,刘大爷又进行了体检,早餐前的空腹血糖却在正常范围之内,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值为11%,超出了正常范围。
刘大爷感到很困惑,空腹血糖正常,但糖化血红蛋白偏高,这就代表血糖控制得不好吗?为此,记者采访了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李青菊。
测量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监测缺一不可
李青菊表示,糖尿病患者进行血糖监测仅仅反映了当时的血糖变化,而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可以反映患者过去2~3个月的时间内整体的血糖控制情况。
糖化血红蛋白是人体血液中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与血糖结合的产物,它的浓度与血糖值成正比。糖化血红蛋白的浓度可以保持120天左右不变化,所以它不受抽血时间、是否空腹、是否使用降糖药物等因素的影响,因而稳定性更好。
但李青菊同时还表示,测量糖化血红蛋白不能代替患者每日的血糖监测,因为它不能反映患者每天的血糖控制情况,如晚饭后的血糖是否正常,也不能以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结果来调整日常胰岛素的用量。因此,测量糖化血红蛋白与患者每日的血糖监测不能互相替代,应同时进行。如果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已经达到标准,并且血糖控制状态较为平稳,每年至少应该进行两次糖化血红蛋白测量;而那些需要改变治疗方案,或者血糖控制状态不稳定的糖尿病患者,应该每三个月进行一次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多种因素可导致糖化血红蛋白异常
李青菊讲道,通常情况下,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趋势与血糖相同,但当患者属于暴发性Ⅰ型糖尿病时,血糖变化较快,糖化血红蛋白变化速度跟不上血糖的变化速度,两者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
除了血糖外,红细胞质和量的变化也直接影响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结果,因此,当糖尿病患者血糖正常时,多种因素可导致其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趋势与血糖不同。如患者大量出汗、腹泻、呕吐、大面积烧伤时,因失液太多,可导致血液浓缩,引起糖化血红蛋白偏高;慢性肺部疾病、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等,可造成缺氧,导致糖化血红蛋白偏高;肝脏囊肿、肝癌、肾癌、卵巢癌等因为红细胞生成素增加,导致糖化血红蛋白偏高。
“缺铁性贫血可导致血红蛋白偏低,当患者铁元素摄入量不足时,会使血红蛋白产生受阻,导致糖化血红蛋白浓度偏低。另外,有脾脏疾病者或恶性贫血患者,有可能因为过多的血红细胞遭到破坏,而导致糖化血红蛋白浓度下降。”李青菊讲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