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血液“太粘”时,身体有4个提醒信号,出现2个就要当心了!

血液“太粘”时,身体有4个提醒信号,出现2个就要当心了!

作者:高血粘 高血脂 高血压 糖尿病 心脑血管病    转贴自:未知    点击数:618


    你以为自己30岁不到,就不用担心血液粘稠的问题了,那么,很负责人的告诉你,你错了!

    上周末,和好友约了聚会吃饭,却不想临时接到他突然晕倒住院的消息。一了解才知道,好友突发脑出血,紧急做了开颅手术。

    据手术医师说,好友的脑内血液粘稠得像粥一样,而且颜色呈粉白色,极不正常。

    好友今年29岁,还不到30岁呢?如果你还心存侥幸,以为血液粘稠只会出现在老年人身上,那就大错特错了。

    如果,你日常饮食比较高脂、高糖、抽烟酗酒、精神压力过大等等,都会引起血液粘稠,现在不少的年轻人也有这种症状。

    血粘稠并非独立性疾病,临床上有很多疾病,如动脉硬化、脑血栓、心肌梗死、高血压、糖尿病、阻塞性视网膜炎以及慢性肝肾疾病等都与血稠有着密切关系。

 

血液太粘时,身体有4个提醒信号,出现2个就要当心了!

信号一:口唇发紫,干活气短

    一些血液粘度高的人,而且伴有红细胞增多症状,嘴唇就会发绀(呈青紫色),而且稍微做一些体力劳动,就很容易出现喘不过气的现象。

医生介绍,这类人一定要留意是否已经出现心血管以及肺脏的病变。

信号二:阵发性视力模糊,时常看不清

    大多数老年人血液粘稠度都比较高,血液流动不顺畅,氧气和营养物质就无法及时供给视神经,随之就会可能引起视网膜以及视神经短暂性缺氧缺血的症状,看东西出现一阵阵模糊,医学上称阵发性视力模糊

信号三:容易气短、胸闷、心悸

    因为血液粘稠会影响心脏的血液供给,容易导致血管堵塞、动脉粥样硬化、高血脂等问题,影响心血管的健康,使人出现气短胸闷,心悸,呼吸不畅等。

信号四:蹲下呼吸困难气短

    血液粘度高的人,蹲下干活,回到心脏的血液会骤减,加之血液过于黏稠,血液循环供血不足,氧气与与二氧化碳不能及时完成交换,使肺脑等重要脏器缺血,从而导致呼吸困难、憋气等机体缺氧呼吸困难的现象。

 

血液粘稠,日积月累的结果,四大坏习惯需改正

坏习惯一:喜食肥甘厚味

    动脉硬化最常见的症状就是动脉管壁变厚、变硬、丧失弹性,进而让管腔变狭窄。

    如果油腻食物吃太多,过多油脂就会堆积在血管壁,诱发动脉硬化以及其他心血管病变。 

坏习惯2:久坐不动

    首先,久坐会让下肢肌肉的收缩活动减少,导致血液流速变慢,血液黏稠度增加,为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埋下伏笔。

    如果此时突然活动,很容易牵动晃动的血栓,使之脱落,造成血栓栓塞。

    其次,久坐后突然换体位,很容易引起血压波动,导致体位性低血压,让心脑缺血。

坏习惯三:喝水少

    不爱喝水的人,身体缺少水分,血液会更加粘稠,血液输送缓慢,会导致身体垃圾毒素不能及时排出,导致血管内垃圾增多,造成血管堵塞的危险。

坏习惯四:抽烟喝酒

    过度饮酒和吸烟不但产生使身体生锈的活性氧,在生物体内直接或间接地损伤细胞,是形成老化的一个原因,还会增加胆固醇和中性脂肪,导致血液粘稠。

 

三大营养素,滋养血管,让血管通畅、有弹性

一:膳食纤维

来源:蔬果、杂粮、坚果、豆类等

    适量摄入膳食纤维利于产生饱腹感,它不仅能和肠道内的胆酸、胆盐结合,还能刺激大肠蠕动,将胆固醇排出体外,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

    膳食纤维的主要来源包括蔬果、杂粮、坚果、豆类等,建议成人每日摄入25~35克,大约为3碟蔬菜、2份水果,并以杂粮饭代替白米饭,便可轻松满足一天所需。 

二:omega-3脂肪酸

来源:三文鱼、沙丁鱼、核桃,苏麻油、胡麻仁油、核桃油

    大量实验证明,饮食中omega-3脂肪酸摄入过少、omega-6脂肪酸摄入过多,两者失衡是诱发、心脑血管病等慢性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饱和脂肪酸omega-3系列的α-亚麻酸,是人体现在缺乏最严重的脂肪酸,很多实验得出α-亚麻酸具有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和极低密度蛋白,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从而可以降三高,预防心血管疾病。

    大家日常多补充多不饱和脂肪酸来改善人体脂肪酸的失衡,中国营养学会2013年版,推荐α-亚麻酸(omega-3脂肪酸)每日摄取量1600-1800毫克。

    每周吃1-2吃深海鱼,做菜的时候淋上点这类食用油,或者凉拌菜、煲汤等均皆可,满足人体营养所需的同时,还可以满足你的味蕾。

三:卵磷脂 

来源:鸡蛋、大豆和豆类制品

    卵磷脂是胆固醇的重要成分,有助于调节血脂,将血管壁清扫干净,预防血管硬化,被公认为血管清道夫

    食材中,鸡蛋、大豆和豆类制品均富含卵磷脂。

    生活中,每天吃一两个鸡蛋,30~50克大豆或大豆制品(比如40克大豆相当于200克豆腐、800毫升豆浆、700克豆腐脑),就可获取充足的卵磷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