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有些病可能只是身体“电量”不足

有些病可能只是身体“电量”不足

作者:高血压 糖尿病 高脂血症 三高    转贴自:未知    点击数:627


临床上,常有这样的患者,面色苍白、乏力、活动后心悸、气短,心电图显示供血不足,按心脏病治疗却没什么效果;免疫力低下,经常生病,服用提高免疫力的药物起效甚微。其实,这些患者可能或多或少存在轻微贫血的情况。
    血液是人体的“供电站”和“垃圾处理中心”
  生命靠什么维系?关于这个问题,中医和西医的认识有着惊人的相似。西医认为,生命维系需要氧气和血液供应;中医认为,生命维系需要气和血的正常运行。
  血液,是人体的重要组成,离开了血液,人就无法存活。血液是由有形成分和无形成分两部分组成:有形成分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约占血液的45%55%为无形成分——血浆,血浆中水分占91%~ 92%。血液中还含有其他固体成分,如包括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和各种酶类等在内的各种蛋白,钾、纳、钙、磷、氯化物等无机盐,脂类,内分泌激素,维生素等。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病科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徐瑞荣教授说,血液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最重要的就是运送功能。血液携带氧气和二氧化碳、运送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动脉血就像人体的“供电站”,新鲜的氧气和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等营养物质源源不断地被输送到全身的器官、组织、细胞,使其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而静脉血则像人体的“垃圾处理中心”,将全身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尿酸、乳酸等废物输送到相应的排泄器官。正常的“电量”供应和“垃圾”处理,保证人体各器官、组织、细胞的正常运行。毫不夸张地说,全身所有器官、组织能都要看血液的“脸色”。
  在血的功能这方面,中医认识和西医存在大量重合。徐主任说,中医对于“血”的认识历史悠久,中医认为血是由精气化生。食物经过脾胃等器官的消化作用,将精微部分和津液结合吸收,上输到心、肺,通过气化作用而变成血。人体的血液在脉管里流动,内注五脏六腑,外泽形体组织,以维持各部分机能。
  徐瑞荣主任说,血液除了通过能量、氧气供应和废物排出来维持全身生理功能外,还能直接发挥多种作用。血液中的白细胞及抗体发挥免疫功能;传递激素及组织损坏讯号,发挥信息功能;调节体内的酸碱值及体温。同样地,中医认为血除了营养身体的功能,更能养育心神、调节津液、维持阴阳平衡、抵御外邪。
血液是反映人体健康状况的“晴雨表”
  血液异常,身体就会出现各种问题。徐瑞荣主任说,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指出:“血气虚弱,其肤腠虚疏,风邪易袭,或游易皮肤,或沉滞脏腑,随其所感,而众病生焉。”血液不但对人体、器官及组织的正常运行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更是能反映人体健康状况的“晴雨表”。
  徐主任介绍,血液异常一方面是指血液成分的变化,也就是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的变化,既有数量的改变,也有体积大小、形态的改变;另一方面,血液异常也有血液流变学的改变,比如血脂、血液黏稠度的问题。不同的血液异常状况,会造成机体相应的异常症状。
  红细胞是人们最为熟悉的血液成分,也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一种血细胞。徐瑞荣主任解释,红细胞是运送氧气和营养物质最主要的媒介,同时还具有免疫功能。红细胞中含有血红蛋白,因而使血液呈红色。
  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过多都属于异常,根据不同情况,可以排除或诊断某些疾病。徐瑞荣主任进一步解释说,红细胞的数量和血红蛋白的含量减少到一定程度时,称为贫血。贫血可有三种情况,即红细胞生成减少、破坏增多、合成障碍。红细胞生成减少常见于白血病等病:红细胞破坏增多,多见于急性大出血、严重的组织损伤及血细胞的破坏等;红细胞合成障碍,多是由于缺铁、维生素B的缺乏等。而红细胞增多则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
  白细胞是血液中的一类细胞总称。白细胞分为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前三种因其胞质内含有嗜色颗粒,故称为粒细胞。白细胞最主要的作用是吞噬细菌、防御疾病。也就是说,白细胞是人体与疾病斗争的“卫士”。当病菌侵入人体体内时,白细胞能通过变形而穿过毛细血管壁,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将病菌包围、吞噬。如果体内的白细胞的数量高于正常值,很可能是身体有了炎症。
  对于白细胞中人们最熟悉的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徐瑞荣主任形象地打了比喻——中性粒细胞是人体的“忠诚卫士”,无论数量还是比例下降,人体的抵抗力都会下降,容易生病。淋巴细胞就像身体内的“检察官”,时刻“监督”体内异常细胞。淋巴细胞数量减少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如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甚至肿瘤的发生,都与淋巴细胞密切相关。
  嗜酸性粒细胞也是临床上比较常用的白细胞,与过敏反应的关系最为密切。因此,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最常见的就是支气管哮喘、药物过敏、荨麻疹、食物过敏等过敏性疾病。此外,寄生虫病、湿疹、银屑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及某些传染病、肿瘤都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相关。而嗜酸性粒细胞减少则常见于伤寒、副伤寒初期,大手术、烧伤等应激状态。
  血小板虽然体积小,但在止血、伤口愈合、炎症反应、血栓形成及器官移植排斥等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原发性血小板增多常见于骨髓增生性疾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急慢性炎症、缺铁性贫血及癌症患者也会出现血小板增多。血小板减少常见于血小板生成障碍,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急性放射病等;血小板破坏增多导致血小板减少则多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等。
  中医对于和“血”相关疾病的认识历史悠久,徐瑞荣主任介绍说,临床最常见以下几种类型,血液数量减少即血虚,血液运行异常即血瘀、血热及包括鼻衄、齿衄、咯血、吐血、尿血、便血、紫癜在内的血证。
    疾病久治效不佳 不妨查查血常规
  65岁的王大爷经常心慌、胸闷、头晕,到医院多次检查心电图都显示供血不足,扩张血管和降血脂的药吃了不少,没有什么起色。后来王大爷经人介绍,找到徐瑞荣主任就诊。徐主任让王大爷做了一个临床最常见的检查——血常规,结果显示血红蛋白为110g/L,属于非常轻微的贫血。徐主任以补血为治疗原则,用药不到一个月,王大爷的症状全部消失。
  徐瑞荣主任解释说,血液供应全身器官、组织和细胞的氧气和能量。如果把人体比喻成一台机器,那么血液就是人体的“供电站”;如果一直处于贫血状态,那么身体也就一直处于“低电量”状态。人体这部“电器”长期“低电量”状态,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心脏“缺电”,就会出现胸闷、心慌等心脏疾病症状;胰岛“缺电”,胰岛素分泌紊乱,糖代谢也就会出现异常;肝脏“缺电”,肝功异常早晚也将出现……
  因此,徐瑞荣主任提醒说,如果一些疾病长期治疗效果不佳时,不妨查下血常规,看看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的含量,以确定一下身体是不是“缺电”了。尤其是老年患者,随着衰老的进展,骨髓造血紊乱,增生异常,血液状况更是层出不穷,更要注意血液异常引发多种疾病。
    中医治血 从肾入手
  中医、西医是两套不同的理论体系,但由于研究对象都是人体,因此,两种医学存在很多重叠或相互印证的情况。徐瑞荣主任说,在对血液的认识和血液疾病的治疗方面就是一个简单的例子。
  西医认为,红细胞生成于骨髓之内,来源于骨髓多能造血干细胞,发育成熟后释放于血液,发挥其携氧、运输、“供电”功能。红细胞衰老后,有的在血液循环中破碎,有的在脾脏被吞噬,许多造血原料被再次利用,或是在经过肝脏时,被枯否细胞分解成为胆汁。中医认为,血的生成与五脏六腑密切相关。脾胃消化吸收生成水谷精微,是气血生化之源;精血同源,明代张景岳《类经》指出:“肾之精液入心化赤而为血”。同时,“肾藏精,主骨,生髓”“血为精所化”“骨者髓之府”“骨髓坚固,气血皆从”,这些都说明了肾、骨髓、血液之间的关键,也为中医治血从肾入手提供了理论基础。
  徐主任说,临床上根据患者的不同表现,结合脉象、舌苔,分为肾阴虚、肾阳虚及阴阳两虚三种类型。针对这三种类多采取滋阴补肾、温肾助阳及阴阳双补的治疗原则,均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尤其是随着中医药与现代技术的结合、病人的依从性增加,中医药在临床的应用有了很大情况的改善。一方面,膏、丹、丸、散等不同剂型在临床应用更为广泛;另一方面,针灸、推拿、埋线、小针刀及现代理疗技术,让患者治疗方式、方法的选择余地更大,这些都为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更为便利的帮助。